2.jpg 
是「名古屋式鰻魚飯」,不是「鰻魚飯」。

在日本,是「ひつまぶし」(Histumabushi)和「うな丼」,在台灣常吃的鰻魚飯是後者。ひつまぶし吃法特殊,號稱是名古屋三大名產,另外兩項分別是八丁味噌和手羽先(雞翅)。在名古屋吃過赫赫有名的雞翅「世界のやまちゃん」,嗯美味,下次還想再去吃,不過這是題外話。
1.jpg 

真是很愛去日本,去日本可以啖美食、買東西、看文化、觀美景,又乾淨、又多禮,簡直是模範生國家,每次回來後總掛念著還有什麼沒體驗、什麼地方沒去到,然後計畫著下一趟的日本行。


說來慚愧,回憶在日本的旅行,先跳出來的是各式各樣的食物,和酒足飯飽的幸福感,京都的錦市場、Inoda Coffee,下關的河豚大餐,還有在福岡吃的一蘭拉麵,彥根城旁伽羅的和牛料理,連Miho美術館的蕎麥麵都讓我念念不忘。

回到鰻魚飯,我平常在台北最愛去的是「劍持屋」,對於鰻魚飯我有我的堅持。再有名的店,我要吃過才算數!

第一次去名古屋時,吃的是號稱始祖的「蓬萊軒」在松阪屋的分店,聽說用餐時間會大排長龍,不過我們運氣相當好,只排隊一下下就進去用餐了,點的當然是ひつまぶし,印象中一份要價2500日圓左右。

鰻魚飯送來時,附上一把勺子、一個空的小碗、和一組三小盤分別裝著海苔、山葵及細蔥末,還有一壺茶。
3.jpg 

傳統的名古屋式鰻魚飯分三段式吃法。第一段吃法:把鰻魚蓋和飯舀出直接吃原味。第二段吃法:再舀一碗,加入一組三小盤的配料。第三段吃法:同第二碗,再加入熱茶變成茶泡飯。

鰻魚看起來烤得有點焦,一入口有著明顯的炭火香氣,肉質相當細膩,多餘的油脂都烤掉了,醬汁搭配的恰到好處,不多也不少,接著我加入海苔、山葵及細蔥末,稍微攪拌,味道 相當清爽,最後再倒入熱茶,做成鰻魚茶泡飯。

三種吃法口味不同、各有層次,而且份量很多,我估計一般的台灣女生大概吃不完(不過我紮紮實實地吃完了),大可從第一段吃法試到第三段吃法,再從第三段吃回第一段吃法,最後自己再開發幾種新吃法,更有「食的趣味」!


<<參考資料>>

蓬萊軒吃法示範:http://www.houraiken.com/cgi-bin/houraiken/sitemaker.cgi?mode=page&page=page2&category=0

「劍持屋」鰻魚飯。醬汁和白飯不只是配角http://foodtw888.pixnet.net/blog/post/2310571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y陳小凱 的頭像
    Kay陳小凱

    小K的一人辦事處

    Kay陳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